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堅決貫徹江蘇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將“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走在前列”貫穿主題教育始終,在推動江蘇省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中扛重擔、挑大梁、牽好頭,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增強改革根本動力,全面落實“四個走在前”重大任務,堅持主題教育和發展改革兩手抓、兩促進,一著不讓抓當前,放眼長遠促全年,推動生產平穩恢復、內需加快改善、質效持續提升,為江蘇省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作出發展改革系統的應有貢獻。
落實存量政策 研究增量政策
今年年初,江蘇省在全國較早發布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42條”等政策措施,為穩定市場預期、提振發展信心、推動經濟恢復發揮關鍵作用。
以正在開展的主題教育為契機,江蘇省發改委持續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推動省市縣三級聯動摸情況、解難題,查找解決政策執行的重點難點堵點問題。江蘇省發改委會同省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宣傳解讀、評估問效和調研督導,促進一攬子穩增長政策落地開花、釋放紅利。
主題教育越往深里走,越能發現和了解基層一線對政策的真正需求在哪里。江蘇省發改委及時謀劃推出增量政策,建立完善經濟基礎數據庫,增強經濟運行實時感知能力,強化重點地區、領域、行業監測分析,月初匯總分析上月經濟運行情況,月末及時預警當月新特點新問題。針對經濟運行的難點堵點和發展改革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江蘇省發改委著眼長遠、立足當前梳理117個課題,由委領導班子掛鉤聯系13個設區市進行蹲點調研,初步形成一批質量較高,針對性、操作性強的調研成果,在此基礎上及時轉化為一批穩增長、固根基、強動能、惠民生的增量政策措施。
擴大消費和有效投資 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當前,總需求不足是影響經濟恢復發展的突出矛盾。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江蘇省發改委直面問題、解決問題,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牽頭制定并落實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促進擴大內需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動態平衡。
江蘇省發改委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認真落實全面促進消費年度工作要點,制定出臺恢復和擴大消費實施方案,不斷優化消費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消費加快恢復和擴容提質。
為進一步發揮好投資的關鍵作用,江蘇省發改委深入落實民間投資23條政策,出臺鼓勵民間投資領域清單,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和省重大工程,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投資力度。截至5月底,江蘇省2023年確定的500個省級重大項目已完成全年計劃投資的47.7%,超序時進度6個百分點。
江蘇省發改委緊緊圍繞制造強省建設,進一步完善產業政策,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全面實現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提供強勁支撐。一是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等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建立企業裝置能效清單,支持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同時加快汽車產能整合,支持集成電路、工業母機產業提升競爭力,促進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二是推動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打造“51010”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積極開展省級融合集群試點,爭取更多集群進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三是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深入實施服務業“331”工程和生產性服務業十年倍增計劃,加快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四是以數字經濟賦能產業發展,深入落實促進條例和指導意見,加緊推進3年行動計劃,大力實施7個專項行動,研究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布局建設一批高水平數字產業集聚區,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努力建設“數實融合第一省”。
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持續提振市場信心
以主題教育為契機,江蘇省發改委堅持一手抓人口高質量發展,一手抓經營主體培育壯大,全力推動江蘇省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
一方面,全面提升人口集聚服務能力。江蘇省發改委進一步促進生產力布局調整,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鼓勵江蘇南京、蘇州探索人口結構與高端產業匹配的現實路徑,支持沿海地區中心城市及重要節點縣城加快形成“服務改善—人口集聚—產業增效”的良性循環。
另一方面,促進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破除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難點、堵點問題,江蘇省發改委舉辦民營企業上市服務工作對接會,在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加大改革創新和政策支持力度,著力激發各類民營經濟主體發展活力。為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業,江蘇省發改委實施企業能級提升“百千萬”工程,抓緊建立江蘇省培育世界一流企業“一庫三榜單”。為擦亮連續4年營商環境最佳口碑省份這一“金字招牌”,真正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江蘇省發改委深入實施“1+5+13”行動計劃,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一網通辦”“全程網辦”,提升企業辦事便利度。目前,722個依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已全部納入清單管理,實現行政許可“底數清、情況明”。
來源:江蘇學習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