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備受矚目的2023中國長春凈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在銀裝素裹的凈月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盛裝啟幕。本屆滑雪節以“激情瓦薩 魅力凈月”為主題,涵蓋瓦薩滑雪系列賽事、中俄青少年冬運會、主題節慶展會、冬季農博會四大主題板塊11項活動,活動時間持續到2023年2月28日。
上午10時,吉林省委常委、長春市委書記張志軍宣布本屆滑雪節正式開幕。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志厚,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子聯,市政協主席李龍熙,省文旅廳黨組書記、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穆占一,市委副書記、市委宣傳部部長趙明,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姜保忠,副市長趙顯,省體育局副局長雷鳴,市政府秘書長趙心銳,凈月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李健,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辦公廳主任孫立彬,凈月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周洪亮,市體育局局長李曉杰,市文廣旅局局長曲笑,市外事辦公室主任薛春志,市教育局副局長呂德輝等有關領導出席開幕式。
趙顯在開幕式上致辭,他說,歷經21年精心培育,長春凈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冰雪盛宴。近年來,長春市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號召,貫徹落實“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依托冰雪優勢,持續推進“冷資源”向“熱經濟”轉變,加快推動寒地冰雪經濟發展。下一步,將緊抓“后冬奧時代”冰雪經濟發展機遇,發揮國際品牌賽事的引領效應,全力推進冰雪旅游、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等冰雪產業加快發展,努力實現長春經濟更加繁榮、市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本屆冰雪季以貫徹落實省委“一主六雙”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市委“六城聯動”重要部署為統籌,以“文化引領、產品為魂、運動賦能、裝備協同、服務支撐”為路徑,依托凈月潭+農博園、雲瑯冰雪嘉年華“一主四輔”空間布局,涵蓋瓦薩滑雪系列賽事、中俄青少年冬運會、主題節慶展會、冬季農博會四大主題板塊,共計11項活動。
開幕式當日,凈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越野滑雪長距離32公里比賽、凈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越野滑雪短距離16公里比賽、凈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大眾越野滑雪迷你2.5公里比賽等三項賽事同時鳴槍開賽,來自吉林省、河北省、甘肅省等19支隊伍共330余名專業運動員和滑雪愛好者參加了比賽。
冬季的凈月潭,一派白雪皚皚、千里冰封的北國風光。隨著發令槍響,身著各色滑雪服的運動健兒們,猶如一條長龍,從“凈月雪世界”主題雪雕園的瓦薩門起點飛馳躍出,在賽道上快速滑行,盡情體驗著冰天雪地間的速度與激情。一道道“滑翔”的身影,在雪道上畫出一道道美麗的“彩虹”,猶如一個個滑動的“音符”,奏響冬季冰雪運動的交響曲,開啟冬季冰雪運動大聯歡。
最終,來自重慶越野滑雪隊的王強和黑龍江越野滑雪隊的池春雪分別獲得長距離32公里比賽男、女組冠軍,來自黑龍江越野滑雪隊的孫清海和吉林省長春市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的李磊分獲短距離16公里比賽男、女組冠軍。
32公里獲獎男運動員合影
32公里獲獎女運動員合影
16公里獲獎男運動員合影
本屆滑雪節的最大亮點是體育賽事與活動的多樣性和國際性,時間橫跨元旦、春節、元宵節等三個中國傳統節日,開發了以運動科普、越野滑雪、觀賞體驗為主,體育賽事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的系列冰雪產品,規模和品質全面提升。在此之前,于2022年12月14日至20日期間,由國家體育總局、吉林省人民政府主辦,吉林省體育局、長春市人民政府承辦,長春市體育局組織相關成員單位辦賽的第三屆中俄青少年冬季運動會,開展了“第三屆中俄青少年冬季運動會越野滑雪賽”,包含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樣滑冰、冰壺、越野滑雪、高山滑雪、單板滑雪、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8個大項45個小項比賽。
同時,今年滑雪節還將陸續舉辦“雲瑯冰雪嘉年華”“文博筆意書畫展”等11項特色活動,從2022年11月下旬開始至2023年2月上旬結束,貫穿整個冰雪季。第十三屆吉林長春冬季農博會屆時也將于2023年1月12日盛大開幕,本屆冬季農博會將繼續與凈月瓦薩滑雪節深度互動,融合冰雪文化與農業文化,設置“展示展銷、文娛活動、線上農博”三大板塊,打造極具北方冬季特色的綜合性農業展會品牌。這些形式多樣的冰雪活動,將長春豐富的冰雪旅游資源、深厚的歷史底蘊、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紅紅火火的中國年融入其中,讓游客們在享受冰雪運動的同時,體驗中國北方最原汁原味的冬天,為加快打造長春文化創意中心、區域消費中心,建設一流冬季旅游目的地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國長春凈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已連續舉辦了二十一屆,歷經21年成長,中國長春凈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已經成為中國歷史最久、規模最大、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冬季體育賽事活動,滑雪節由最初單一的賽事演繹發展成為集體育健身、旅游休閑、文化交流和經貿合作于一體的大型國際性節慶活動,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國際影響力,同時對持續推進吉林省“冷資源”向“熱經濟”轉變,為加快推動吉林省寒地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目前,中國長春凈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入選了首批國家體育旅游精品賽事,中國十佳冰雪季冰雪旅游節事活動,被評為長春市對外開放40周年十大成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