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凈月區黨工委、管委會的精心安排下,在凈發集團的信任支持下,本人有幸加入第二批學習小組赴福州軟件園學習交流。7月10日,學習小組飛抵福州軟件園。當天下午,福州軟件園黨工委書記楊朝暉、管委會主任黃瑞忠帶領園區領導會見學習小組成員,對學習小組的到來表示歡迎,并對園區情況作了詳細介紹。會后,小組迅速進入學習狀態,集體走訪產業基地開發有限公司、科技創新發展有限公司、八六三軟件專業孵化器服務中心、產業服務有限公司四家擬調研學習單位,與相關負責人開展了對接交流,為日后的學習交流打通信息通道,奠定良好基礎。
一、階段性學習情況
此前,組員們已分別就各自重點學習領域預先做好基本功課,明確了整體調研規劃、調研方式方法和主要學習內容。第一周,小組以熟悉整體情況為學習重點。我在初步掌握福建軟件園全貌和基本情況的基礎上,聚焦園區人才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圍繞政策支持、引育留用、服務體系、數字創新等幾個方面,調研走訪福州軟件園管委會人才辦、福州軟件園產業服務有限公司、福建省啟業人才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先后訪談管委會人才辦郭彥菲、產業服務公司總經理洪強、啟業人才總經理吳接火和副總經理劉帥,參加了“數字型企業如何創品牌”2023首屆品牌生態大會分論壇、“海峽兩岸信息服務創新大賽”閩臺專家專題講座、啟業圓桌SHOW人才沙龍等活動。
二、本周調研成果
(一)關于政策環境
人才梯隊現狀。經過多年積累沉淀,軟件園吸引各類人才扎根福州軟件園。數據顯示,園區已引進企業1400余家,聚集各類人才4萬多名,其中國家級人才1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省產業領軍團隊3支,省引進高層次人才34人次,省創新創業執行2人,省“百人計劃”專家(團隊)12人(支)、市級高層次人才700余人,區級高層次人才100余人。
人才政策落地。園區深入實施人才戰略,貫徹落實省市區三級人才政策體系,詳見《福州軟件園人才政策匯編》(附件1,摘取自《福州軟件園政策匯編》人才教育部分)。同時加大人才政策宣傳,搭建園政企溝通交流的平臺,常態化邀請相關部門宣傳解讀各項政策,詳細說明政策的適用范圍、申報程序、使用方法等內容,促企業引才聚才留才。
服務陣地搭建。福州軟件園政務服務中心于2017年投入使用,開設“人才窗口”“就業服務”“人社綜合”“勞動關系公共服務中心”“海峽人才服務”“企業開辦一件事”等11個綜合窗口,可辦園區事項318項,配備工商、不動產、稅務、“e福州”等自助服務終端設備,設有勞動糾紛受理、法律援助、勞動爭議調解等服務中心。在園區內搭建平穩、高效、實用的“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綜合政務平臺,從而為園區企業提供工商注冊、稅務辦理、政策申報、企業資源、項目審批等政務對接服務。政府服務中心由福建軟件園管委會人才辦負責日常管理,管理制度詳見《福建軟件園政務服務分中心相關規章制度》(附件2)。
(二)關于服務體系
通過調研走訪和實地察看可以發現,福州軟件園從軟硬件建設多方面入手,不斷優化人才服務體系,完善配套舉措,在人才“引育留用”上下大力氣、出新手段。
在軟服務方面。一是園區創新“以賽引才”模式,設有信創賽道、海峽信息賽、創新創業大賽三大經典賽事,以賽事活動為載體,為園區企業提供人才、項目、資本對接的服務平臺。二是積極調動產業服務公司及園區內各大人力資源企業開展線上線下招聘及培訓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手段創新、效果明顯。
在硬支撐方面。充分發揮數字賦能作用,建設福州軟件園數字人才港,面積2265平方米,按照“一廳兩區一走廊”布局:“一廳”是數字人才展廳,“兩區”是數字人才賦能區和共享區,“一走廊”是人才招聘走廊。內部設有數字人才報告廳(五鳳論見報告廳)、賽事賽道展區、共享區(直播間、休息區、書吧、Club等)、數字人才賦能區。筑建“一平臺、四中心”人才服務體系,“一平臺”是福山數字人才平臺;“四中心”是人才池服務中心、人才交流中心、產學研服務中心和閩臺人才服務中心,致力實現人才集聚、產教融合、成果轉化。
三、下一步學習重點
第二周,在學習小組統一規劃安排的基礎上,擬就園區人才服務管理作更深一步的學習調研,走訪海峽人力資源產業園,計劃圍繞人才引育留用有效舉措手段、數字賦能人才服務創新成果轉化、人力資源市場新興業務發展趨勢這三個維度,從企業角度探究園區發展優勢。